据张贞华(1987) 报道,黄翅大白蚁和黑翅土白蚁在铜矿区的土壤内营生,具有指示该区土壤及岩石含铜的实用意义,有利于找矿。据测定,浙江诸暨保和乡某铜矿区的上述两种土栖白蚁的虫体含铜量很高,黄翅大白蚁的虫体为191ppm, 黑翅土白蚁的虫体为193ppm.其次是蚁巢的菌圃和泥骨架含铜量也高,黄翅大白蚁的菌圃为131ppm, 黑翅土白蚁的菌圃为128ppm,泥骨架为69ppm.显然,这是由于铜矿区水、土中含铜量的背景值高,而白蚁与真菌却能忍耐这种重金属离子,并且能在此种环境中繁衍。
据此,在田间或山上找铜矿时,可利用白蚁的此种生境调查,作为一种指示。另外,在非洲干旱的沙漠地区缺乏水源,白蚁为了筑窝和培植菌,需要从几十米甚至200米深处取水。为了隧道畅通,白蚁又得把地下砂土不断地运送到地表,堆成蚁山。对来自地下深处的“砂土”进行分析,就可断定在这个范围内有无矿物和什么矿物。有人利用“白蚁探矿法”已成功地发现了丰富的金矿。
理解更多还可以点击清波控虫其他网站:www.qbpco.com